中新网西宁12月1日电 (潘雨洁)生态环境部1日公布,今年11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青海省督察时发现,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开发无序扩张,加剧生态环境承载负担。
据生态环境部通报,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存在超规模开采问题。察尔汗盐湖区域氯化钾生产企业长期超规模生产,采矿许可证批复每年总量为397万吨,但2019年至2022年实际年产量分别超出采矿许可的78.8%、70.7%、57.9%、84.1%。其中,青海盐湖工业股份公司实际建成产能500万吨,是采矿许可证批复生产规模的3.8倍。
同时,还存在无证开采、私挖乱采乱象。青海盐湖工业股份公司所属的三元钾肥公司没有取得环评和用地手续,违规建设1.28万亩晒盐池。格尔木市5家企业和2个个体经营户私挖18个盐田,占地525亩,大部分没有办理采矿许可、用地等手续,弃渣弃土随意堆放,卤水沟渠支离破碎。
督察组还发现,青海发投碱业公司、中盐青海昆仑碱业公司没有落实德令哈市政府整改整治中限产50%的要求,以虚假台账应付现场检查。
图为2023年10月,督察组暗查发现,格尔木市5家企业和2个个体经营户私挖18个盐田,弃渣弃土随意堆放,卤水沟渠支离破碎。 来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除上述问题外,督察还发现,一些企业不顾水资源刚性约束,违规取水用水。格尔木藏格钾肥公司溶矿用水不按取水许可要求从柴达木河下游泉集河取用淡水,而是擅自取用限制开发的南霍布逊湖卤水,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违规取卤水1.26亿立方米。青海盐湖工业股份公司资源分公司有16处地表水泵站,每年取水2136万立方米用于清洗设备,至今未办理取用水手续。青海锦泰钾肥公司马海矿区和青海中航资源公司马海矿区通过拦坝、挖渠等方式,长期从马海湿地违规取水,每年取水量达700余万立方米。
一些企业超规模或违规开采地下水。2022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公司所属蓝科锂业公司、钾肥分公司分别超量取用地下水134万立方米、402万立方米。格尔木盐化(集团)公司委托青海黄河实业集团建安公司经营氯化钾项目,后者私自在都兰县沙漠地区打井抽取地下水,截至2023年9月违规取水27万立方米。
官方还通报了部分企业违法占地和侵占草地的情况。
柴达木盆地属极端干旱区,是我国主要的盐湖资源富集区,分布有察尔汗、大柴旦、茶卡等33个盐湖,生态安全地位重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据悉,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完)
中新网厦门12月1日电 (杨伏山付佳萍)“早就在等待这一天了,不用办签证,通关更顺畅,来中国更方便了!”1日早上6时许,在厦门高崎边检站入境查验大厅,一位乘坐MF826航班(巴黎—厦门)入境的法国籍旅客感慨道。
高崎边检站正在查验办理免签入境手续的荷兰籍旅客。高崎边检供图
当天是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六国单方面试行免签政策的首日,MF826航班载客达到260余人,其中外籍旅客140余人中申请免签的上述6国旅客有100余人,占比超七成。
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对以上六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厦门出入境边检总站高崎边检站相关人士告诉中新社记者, MF826航班自今年7月6日开通以来,每周保持2架次运力,载运外籍旅客占绝大多数,大多为来华商务、旅游的旅客。
目前,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有对法国、荷兰、马来西亚3国的直航航班,每周保持18架次运力。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高崎边检站已累计查验出入境外籍旅客38万余人次,查验涉以上六国外籍旅客6.9万余人次。
高崎边检站负责人表示,六国免签政策的试行,将惠及更多外籍旅客。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外国旅客大幅增长情况,该站正未雨绸缪,全力做好口岸客流密集高峰期削峰查验工作;同时,安排“同心·外语组”民警向旅客提供通关指引、免签政策咨询解答服务,确保旅客通关便捷畅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