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2月1日电 (记者 冯志军)新修订的《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于1日起正式施行。当日,甘肃省水利厅在兰州举行了《条例》宣讲活动,希望通过此举营造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提升全民水土保持意识。
甘肃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境内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等形式,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任务艰巨。
甘肃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牛军介绍说,近年来,甘肃各地依托水土保持工程,打造形成了“梯田+马铃薯”“梯田+中药材”“梯田+草畜”“梯田+花椒”“梯田+油橄榄”等多种“梯田+”特色农业产业样板,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2023年5月下旬,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保梯田建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甘肃省水利厅供图
“山顶戴帽子、坡上挂果子、山腰系带子、山坡穿裙子、沟里穿靴子。”近年来,甘肃先后实施了以坡耕地改造为主的保障“粮食安全”工程,以经济林草为主的“生态经济工程”,以沟道滩岸、塬面防护为主的“拦蓄工程”,以田间道路为主的“通达工程”和以封育保护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等五大工程,建立起“五子登科”的立体综合防治体系。
牛军说,近年来,该厅将水土保持作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持续健全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深入推进流域系统综合治理,狠抓项目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水保监管效能,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的甘肃样板。
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甘肃省全口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治理塬面面积1160.1平方公里,兴修梯田1517.32万亩,新建淤地坝143座,除险加固病险淤地坝402座,完成中央投资56亿元。
2023年5月下旬,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水保梯田建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甘肃省水利厅供图
近年来,甘肃探索走出了黄土高原水保综合治理新模式。启动实施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探索实践总结出“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等四道防线的塬面治理保护新模式,有效遏制了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底下切对居民和道路造成的危害,极大减缓了塬面萎缩速度,保护了土地资源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相关做法和经验被水利部在全国推广实施。
牛军表示,甘肃初步构筑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水保监管体系。特别是2019年以来,采用高分遥感监测结合无人机高频次监管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省范围内26662个扰动图斑进行了现场复核,通过遥感监管手段,实现对水土保持违法违规问题的精准判别,有效破解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工作量大的难题。(完)
中新网南宁12月1日电(王以照)“1至11月,广西全区公安机关共破电诈案件1.52万起,返还群众被骗资金3.75亿元。我们发现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人群低龄化趋势明显,公安机关呼吁广大监护人重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和引导,及时发现、纠正问题隐患。”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政委李俊华12月1日在发布会上介绍。
当天,广西信息通信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电信运营商等部门的负责人介绍反电诈相关情况。
广西信息通信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王以照 摄
李俊华介绍,1至11月,全区公安机关共破电诈案件1.52万起,同比上升105.2%;返还群众被骗资金3.75亿元,同比上升98.8%;各级反诈中心成功止付涉案资金338亿元,冻结38.66亿元,劝阻915万人次,避免群众损失8.52亿元。
今年以来公安机关查处的作案人群时发现,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人群低龄化趋势明显,有不少是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学生。
“境外诈骗分子在网游、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所谓‘兼职’,号称只需要按照指示操作手机就可以‘足不出户,轻松赚钱’,利用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的特性,利诱未成年人为其犯罪提供帮助。在此,公安机关呼吁广大监护人重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和引导,多关注未成年人行为、思想、心理上的变化,及时发现、纠正问题隐患。”李俊华说。
为应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广西多部门形成合力。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向公安机关报送可疑涉诈设备和软件情报1.3万条,协助公安机关打掉涉诈窝点900多个,缴获作案工具3300套,抓获犯罪嫌疑人3100人,形成警信合作强大工作合力,有力打击震慑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
截至11月底,广西涉案电话卡开卡地线索、漫游地线索下半年比上半年日均分别下降30%和36%,已全部实现既定的开卡地线索、漫游地线索及排名退位的压降目标,行业治理成效充分显现。
“今年以来拦截有害电话1.3亿次,同比增长95%;封堵有害短信息1.46亿条,同比增长38.6%;处置关停高风险号卡327万张,同比增长94%;处置封堵涉诈域名866万个,同比增长2858%;向公安机关提供预警信息1.3万余条,为避免群众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魏艳在发布会上介绍。
各大电信网络运营商也利用技术力量,对诈骗电话来源地区开展监控分析。其中,广西联通发挥系统集约化优势,对漫游到越南、柬埔寨、缅甸、菲律宾等诈骗电话发话重点地区的漫游号码话务开展监控分析,利用计费模拟账单能力将国际话务反诈处置效率提升95%。
“今年6月以来,漫游到东南亚地区的涉诈风险号码数量逐月下降,由每月近400余个下降到100个以下,高风险漫游号码管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运用联通‘智慧大脑’反诈系统对存在被诈骗风险的用户进行AI电话提醒,告知用户接到诈骗电话,提醒用户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上当受骗,日均提醒用户6000余次,大大降低老百姓受骗风险。”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副总经理蒙钊说。(完)